在現代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,行銷已經不再僅僅是在傳統的平面媒體和電視廣告上進行,網路行銷已經漸漸成為企業推廣產品和服務的重要一環。而要在競爭激烈的網路市場中脫穎而出,掌握seo成為不可或缺的關鍵。
行銷軟體是指專門為行銷人員打造的工具和平台,幫助他們更有效地管理和執行網路行銷活動。透過行銷軟體,企業可以輕鬆建立和管理客戶資料庫、設計和發送郵件廣告、監控網站流量和轉換率、進行社群媒體行銷等多項工作。此外,行銷軟體也能夠提供豐富的數據分析和報告功能,幫助行銷人員快速了解活動效果,及時調整行銷策略。
在市場上,有許多知名的行銷軟體供應商,如HubSpot、Mailchimp、Google Analytics等。這些軟體擁有各種功能和價格,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預算來選擇最適合的軟體。為了最大化利用行銷軟體的功能,企業應該對軟體進行深入了解,進行學習和培訓,提高自己和團隊的操作能力。
掌握行銷軟體,可以幫助企業更有效地進行網路行銷活動,提升品牌知名度,吸引更多潛在客戶,並提高銷售業績。因此,現代企業應該意識到行銷軟體的重要性,積極學習和應用,打造自己的網路行銷利器,立於不敗之地。
一組科學家聲稱,他們發現了一種人類從未見過的「新顏色」。
這項研究源自美國進行的一項實驗,研究人員向參與者眼中發射雷射(激光)脈衝,藉此刺激視網膜中特定細胞。
參與者表示,他們看到了一種藍綠色的顏色,科學家將其命名為「olo」。不過,有專家認為,這是否構成「新顏色」仍有待商榷。
這項研究成果已於上週五發表在《科學進展》(Science Advances)期刊上。研究合著者、美國加州大學教授吳義仁(Ren Ng)形容這項發現「相當驚人」。
他和研究團隊認為,這項成果有可能推動色盲研究的進展。
吳義仁教授也是五位實驗參與者之一。他周六(4月19日)在英國廣播公司(BBC)第四電台《Today》節目中表示,olo 這種顏色「比現實世界中所見的任何顏色都更加飽和」。
他舉例說:「就像你一輩子看到的都是粉紅色、淺粉紅或粉彩粉紅。然後有一天你看到有人穿了一件襯衫,是你從未見過、最鮮明的粉紅色。對方說,這是一種新顏色,我們叫它『紅』。」
為什麼藍色是最多人喜歡的顏色
智能隱形眼鏡:「近在眼前」的電腦螢幕?
大腦如何駕馭我們說雙語或多語
在這項實驗中,研究人員將雷射光束照射進每位參與者一隻眼睛的瞳孔中。
四男一女共五人參與這次實驗,他們皆具備正常色覺。其中三人同時也是這篇論文的作者,包括吳義仁教授。
根據研究論文,參與者透過一種名為「Oz」的設備觀察。這套裝置由鏡子、雷射與光學元件組成,由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與華盛頓大學的團隊開發,並為這次研究進行升級。
視網膜是眼睛後方一層對光敏感的組織,負責接收並處理視覺訊息。它將光轉換為電信號,透過視神經傳送至大腦,使我們得以看見物體。
視網膜中包含錐狀細胞,專門負責感知顏色。
人眼中有三種錐狀細胞——S、M、L型,分別對藍光、綠光和紅光的波長特別敏感。
論文指出,在正常視覺情況下,「任何能刺激M型錐狀細胞的光,同時也會刺激鄰近的L型和/或S型細胞」,因為它們的感光範圍有所重疊。
然而在這項實驗中,雷射光只刺激了M型細胞,「原則上會向大腦傳送一種自然視覺中不可能出現的顏色訊號」。
換句話說,olo這種顏色無法靠肉眼在現實世界中看見,必須透過特定的視覺刺激才能呈現。
為了驗證自己看到的顏色,每位參與者都使用一個可調整的色彩轉盤,試圖調出與olo最接近的顏色。
不過,有些專家對這個「新顏色」的說法持保留態度,認為這比較像是一種「主觀詮釋」。
倫敦大學聖喬治學院(St George's, University of London)視覺科學家約翰·巴伯(John Barbur)教授並無參與這項研究。他指出,雖然這項技術能選擇性地刺激特定錐狀細胞,是一項「科技上的成就」,但「新顏色是否存在仍有爭議」。
他解釋,如果大量刺激紅色錐狀細胞(L型),人們會「感覺到一種深紅色」,但這種顏色的亮度可能因為細胞感光度的變化而改變,而這與此次研究的情況類似。
吳義仁教授坦言,olo「確實非常難以從技術上再現」,但研究團隊正進一步分析這項發現,希望未來能應用在幫助色盲患者上,特別是在改善他們分辨顏色的能力方面。
仿生眼技術 旨在幫助盲人重見光明
電腦完全模擬人腦 能還是不能?
話到嘴邊說不出 「舌尖現象」背後的真相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